佛言佛语|第三册
佛法讓我們破迷開悟, 佛法讓我們擁有;
不爭不鬥的心理素質, 是培養人類良好性格的開始。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敬畏因果的人
可以讓社會充滿和諧與寬容。了斷生死,從慈悲智慧開始。

常常後悔的人,
是一個看不到將來的人。後悔只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只會給自己增加更多煩惱。
改變自己才是放下, 修心學佛才能得人間淨土。
懂因果、知因緣,才能知足常樂; 學佛法、消業障,
才能去除煩惱,獲得解脫。

常常記住別人對你好, 你會很快樂。
承認別人的優點, 會讓自己覺得溫暖; 盯住別人的缺點,
會讓自己心中充滿煩惱。
看到別人優點,少看別人缺點, 心中才會越來越光明。

一句好話,有時候可以溫暖人的一生;
一句刻薄的話,有時候會讓人記恨一輩子,
會葬送你婚姻家庭的感情。

正確的思維比感情更可靠。
為別人的幸福而活著的人,
一定是熱愛生命的人;
一個有慈悲心、能夠幫助別人、 救度眾生的人,
是一個開悟的人, 一定是一個活得非常幸福的人。

尋找本性的純潔, 會發現原有的慈悲。
人不能在發脾氣的時候決定任何事情,
否則一定會後悔。

世間榮華富貴皆是空, 人間紅塵情愛也是苦;
榮華富貴帶不走, 水中撈月一場空, 一生努力業隨身。
要懂得這些道理,才能真正得到解脫, 才能真正放下自我,才能真正求佛,
才能真正成為佛菩薩。

悟性是擁有智慧的基礎, 走錯路就是不開悟。
人生在一聲啼哭中開始, 帶著一生的煩惱
最後無奈地離開人間。

總是回憶過去,雜念會多;
總是想著未來,妄想會多;
真實面對現實人生, 用智慧去化解和解決矛盾,
才是真修實修。

看輕人間的一切事, 看淡人間的一切情, 我們才能放下。
學佛要注重威儀, 不在言多,身體力行。

心像一面鏡子,照見人間的惡,看到的都是惡形惡狀、惡是非,久而久之心會成為惡人;
希望我們照見的是人間的一切善, 心中就會擁有一切善良的東西; 如果心能不照見任何事物,才是照見五蘊皆空。

不要以為自己很偉大, 否則會變得非常渺小, 被他人看不起。
把握好這條底線,受益無窮;
把握不好,輕則受辱,重則一生受累。

愚癡的開始就是聽不進別人的規勸, 失敗的開始就是自以為都是對的,
煩惱的開始就是認為 凡事自己都應該擁有一份。

一種賭博的人生, 心態永遠不能獲得解脫。
學佛人要把人間看成鍛煉自己心智、積福積德的地方,
把人間看成是累積功德的旅遊點, 旅遊結束之後,
一切名利得失均會失去。

人生不可得,無常也是煩惱的根。把煩惱帶入明天, 一定不會明心見性;
只有徹底去除煩惱,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日子, 才能真正解脫自己心靈的憂傷。

調整人心,進入佛心。
不要太過於追求 人間一點一滴的得失,
放下自己才是智者。

戒律是拿來律己,不是用於謗人。
要珍惜人生旅途中的善惡因緣,
學佛人要將人生中的緣分看穿,
才能隨緣。

不執著人間煩惱, 就是慈悲。
換個角度看世界, 這個世界很大, 人顯得非常渺小;
要換位思考與朋友的關係, 就會覺得眾生皆具佛性。

千金難買早知道, 萬金難買後悔藥, 學佛人要接受現實,
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知因懂果,
要學菩薩畏因,不學眾生畏果。

我們要用慈悲心和智慧 去面對人間所有的一切,
你會發現你生活的空間豁然開朗; 看到誰都是這麼可愛,
你的心態就會可愛, 這時候就有菩提心, 就會擁有菩薩的愛。
慈悲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智, 擁有感恩的心才能身心健康。

善果是因為種善得來的, 孤獨是因為自私得來的, 懷疑是因為害怕得來的,
恐懼是瞋恨得來的, 所以培養好清淨心
才能將凡心轉為佛心。

真正的開悟是懂得捨得, 真正的開悟是理解。
無是獲得有的基礎。
能愛別人就是福, 能理解別人就是慧。

生命的真實性, 就是人間過路客。
一個沒有智慧的人, 因為他的煩惱太多;
一個沒有煩惱的人,他的智慧一定是充裕的。

人生最大的財產是身體健康, 一個人有痛苦的身體,
即使擁有財富享受財富時也是痛苦的擁有,
人生知足就是財富;
人生最大的勝利,就是不生氣、不恨、不瞋, 別人拿你沒辦法;
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放下執著、 悠然自得、智慧充滿、笑看人生。

在人間每天會發生 各種幸與不幸的事情,
平安就是福,平安時要懂得珍惜, 要培養善解的好心態,
那就是佛的心態。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修心路上煩惱多, 悟者自心守本源, 多劫多難心來化, 心中無念福壽延。

學佛人應正信,交友要謹慎, 過多交友,參差不齊,
有時會有害無益。
學佛人要交好朋友,要交善知識, 心中有佛、廣結善緣、遠離惡緣。

與其總有一天要放下,
還不如早點把身上的包袱放下, 讓心活得踏實一點,活得開心一點。
用自己的本初來覺醒自己。
改掉自己的缺點就是尊重自己。

真正弘法的人,要內護外護。內以誠心誠意弘法,
外以行為、舉止、言表、行善積德來讓眾生信服,
這樣才能流通佛法,普度眾生。

心中的長明燈不熄, 才能照亮彼岸之路。
要合光即悟,
經常與菩薩的佛光接在一起,
你的心就會變得非常的融合, 馬上開悟。

福氣是前世所修, 德行是今世所為。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不要把欲望看得太重,
能夠擁有今天的人才能擁有明天。

在一個行動要做出來、在一句話要出口、
在一個思維要形成之前,
問一問自己的本性和自性再去做, 就不會後悔了。

學佛人心中要沒有是非, 因為只有因果。
真正的駕馭高手, 不是勇敢地去征服風暴,
而是機智巧妙地去避開風暴。

什麼是慈悲?
凡是能夠站在別人角度 為別人想的人就是慈悲。
修心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態,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善於學習他人之長處的人,最有智慧。善於自己控制自己的人,最強大。
能深悉自己擁有的財富者,知足者,
並能將財物施予和幫助別人, 會讓自己過好每一天,
精神愉快的人,是最富有的人。

自重並敬重別人的人, 是最值得敬重的。
用菩薩的智慧
開啟我們心靈光明的本性,
才能在人間過得越來越舒暢。

低頭並不是承認自己不如別人, 而是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
也許很多人出類拔萃,
但不要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時時不忘低下自己高昂的頭,
保持謙卑的態度,踏踏實實做事, 反而會讓別人更高看你。
真正的成功者就算低著頭也會有光芒,
一樣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佩。

人生的意義
就是要改變自己、回歸自我。
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對待眾生,
改正不好的習慣和脾氣,
找回真我,
這就是佛法界講的自我圓滿。

一個人將恨一直積壓在心中, 時間長了一定會發芽;
一個人把愛多一點放在心中, 時間長了一定會慈悲。

佛教讓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 要活出真正生命的價值來。
一個有智慧的人,放得下、看得開、 想得明白、過得自在;
一個人如果想通了,做事就會通達,內心就會通泰。

學佛人必須要誠實, 如果連誠實都做不到, 就慢慢離開了佛法。
損害他人的人格,
快樂一時,傷害自己一生。

給別人面子,就是給自己面子;
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要怎樣對別人;
傷害別人,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有欲望而不執著, 有求而不貪,
求佛心態越平衡, 就會放下越多。
心態平衡的人,就會淡定、坦然、從容,
六根清淨,萬事不擾。

佛法說
“知其人之心為吾之心,是為智”,
懂得別人的心,才能懂得自己的心;
懂得別人的意,才能明白真正在世界上生活的含義。
我們偉大的菩薩
最知道人間的孩子受的苦,
所以觀世音菩薩媽媽才說 “有求必應”。

學佛必須要行善,
不傷害自己又能度到眾生,就是妙法;
能讓別人開悟,又能讓自己度到更多人,就是智慧。

手是用來勞動,不是用來索取的;
腦筋是用來思維和懺悔,不是用來偏執的;
讓自己頭腦清醒,經常原諒別人,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原諒別人。

學佛人一定要心中有一堵牆,
就像電腦要有一堵防火牆,
不管來自於哪裡的病毒,
我們用佛法的智慧
都能把它擋在人間的煩惱之外。

我們在苦難叢生的娑婆世界當中, 只要相信菩薩,
雖然做不到完美和圓融,
但是只要堅定的學佛,
沿著佛法這條道走下去,
一定能從中受益。

要懂得隨緣的人才能自在, 開心的人才沒有煩惱。
如果能放下心中的煩惱,就是開悟。
悟性就是解脫,懂得快樂的人
就是一個開悟解脫之人。

一個人能持戒守法, 心就會安定。
安,爾後才能定。
有定性的人才會生出智慧。這就是佛法講的戒定慧。

學佛人一定要懂得,
為自己的事情,為私心的事情, 都帶著惡意;
為別人的事情,哪怕就是一點點, 都是善良的。

放下執著,才能破除我執。
我們做人不能有煩惱,有煩惱的人
一定是把自己看得太大、太高了。

六道中無量無邊的眾生, 我們來到人間都是平等的,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再偉大的人
走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

一個人知足,
就擁有快樂和富有。
有福氣的人要學會低調,
就福壽延綿。

學佛人要懂得知恩圖報。心有感恩,
就會少生怨氣,少生瞋恨心, 時間長了會生出善心,
無怨無悔的為了眾生恆生善心。

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生氣,
不要自己找氣生,不生哪來的氣? 越生,氣越多。
不生氣是保持
身體健康和心靈健康的金鑰匙。

身體髒了,要洗澡。
內臟髒了,要大量喝水,裡面“洗澡”。
《黃帝內經》曾說,水是最好的藥, 大量喝水,可清洗內臟。
精神上“洗澡”用什麼方法?
許願、念經、放生。

放下自己,就是去除心中的
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本性,
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一個人如果不能有所捨,必無所成;
要懂得捨,才能得。
人不能生氣,不要與別人爭, 爭來的是假的,
修心修來的才是真的。

心平安了,意念乾淨了, 世界都會對你微笑。
當你對自己微笑的時候, 世界上就沒有煩惱能纏住你;
當你對自己非常真誠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欺騙你。

在人間,什麼路都可以走, 唯獨絕路不能走;
什麼路都可以選擇, 唯獨歧途不能選擇。
人生的道路很挫折,
但是我們要昂首闊步地走上坡,
你會避開很多彎路、小路、險路。
精進學佛,再長的路也能走過。
學佛不僅僅在於持續,
更重要在於保持正確的學佛方向。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真諦, 就可以從一些微小的事情中獲得快樂;
理解人生無常, 就會珍惜和快樂。

懂得快樂的人,
每一天活在世界上沒有不快樂的。
何須頓足捶胸、長籲短歎,
正所謂聽得春花秋月語, 必先識得如雲似水心。
記住:萬物唯心造。

生命是靠著相互依賴而存在的, 人是靠著別人幫助
讓自己茁壯成長的,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靠別人的幫助才能成功。

學會感恩,
得到別人的幫助更要幫助別人,
要感恩大自然的付出,
感恩父母的教養, 感恩佛情友情,
感恩佛法讓我們開悟。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 這杯水立刻變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如果融在大海裡, 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直地向上挺著,
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分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
謙卑自己,就是分量。
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品質。

心念散,魂不齊; 心念定,智慧齊。
一個人心念定,
無事是貴人,心常莫造作。
在日常生活中,要用無事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去惹事就不會生非; 要安然,才能平安;
心要平安,才能真正的無恙。
